潮玩搭配非遗
ZIMOMO穿上云锦“娃衣”
近日,南京云锦博物馆制作的首件“娃衣”下机了,它的主人就是LABUBU族群首领ZIMOMO。 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
南报网讯(记者鲁舒婷)最近,南京云锦博物馆制作的首件“娃衣”下机了,它的主人就是火遍全球的LABUBU族群首领ZIMOMO。昨天下午,记者来到云锦博物馆,只见ZIMOMO已经穿上了云锦“龙袍”。
记者眼前的ZIMOMO,身穿云锦“龙袍”,胸前后背各有一条龙,辅以江崖海水纹样,下摆处遍布祥云元素,腰间系着腰带。潮玩明星搭配非遗云锦,让人眼前一亮。
“6月上旬,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潮玩爱好者找到我们,希望为他收藏的ZIMOMO定制一件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服饰,向更多人展示南京本土文化。”南京云锦博物馆营销策划负责人汪夏杨说。
记者了解到,这件云锦“娃衣”灵感来源于馆藏文物——明·织金寿字龙云肩通袖龙襕妆花缎衬褶袍。“衬褶袍,古代官方称为行服,是皇帝骑马射猎时穿的,通俗来说就是运动服,所以我们觉得很符合玩偶主人的初衷,就决定以它为设计原型进行制作。”汪夏杨说。
然而,“娃衣”不同于成衣,不是简单地等比例缩小就能够完成。
“从造型上来看,这个玩偶没有腰身,肚子比较大,还有长长的尾巴,整体身材是非常圆润的。”侍康妮是南京云锦博物馆文物修复定制负责人,也是这件云锦“娃衣”的设计者。据她介绍,最初,他们将原型衣服进行等比例缩小,做成样衣给玩偶穿上,发现由于玩偶胳膊太短,导致拼袖后面的部分无法使用,于是他们又在袖口位置进行改良,同时将衣服和袖子都设计为A字形,这样既修身,也能保持玩偶本身的毛绒感。
云锦的制作十分复杂,仅上机织造前就有4个步骤,包括打版、设计、意匠、挑花结本等。所谓意匠,就是把设计稿翻译成织机看得懂的“语言”,“常规衣服的拼缝在意匠里是比较简单的,但是玩偶不同,考虑到它的身材比较圆润,所以在拼缝中要做特殊的工艺处理,才能更贴合它圆滚滚的身材。”侍康妮说。
意匠完成后,就进入了云锦制作过程中“最费眼睛”的一道工序——挑花结本。该原理是通过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,利用结绳记事的技艺,把意匠的纹样语言转化成花本语言,形成一个花本,然后才能进行上机织造。作为核心工艺,挑花结本能通过丝线的巧妙运用和精妙织造,将纹样设计从图纸转化为织物。
制作这件衣服有多么费时费力?记者了解到,该“娃衣”一天只能织5厘米,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制作,南京云锦博物馆安排两组织造人员轮流织造,耗时近半个月,最终才完成了“娃衣”的制作。